9月中旬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已经结束。进入10月份以后,又将有律师考试、内审师考试等等。资格考试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作为财经领域的重要资格考试,业内人士指出:注册会计师考试从考题设计上紧紧围绕我国最新的会计准则、经济税收等法律法规,考试的社会效益远远超过了考试本身。
注册会计师考试自1991年开始。报考人数逐年增加,2000年考试报名人数超过53万,比去年增加了近20%。除了注册会计师资格之外,还有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等,执业人员一般还要通过证券相关资格考试。进入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还有硬性的规定:必须是拥有相应资格证书的人才能在审计报告上签字。就算不做注册会计师,一份CPA(注册会计师)证书也可以增加择业竞争的砝码。可以说,这是一个规模越来越大的考试大军,它将给出版社带来稳定增长的市场。
由于我国会计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体现在教材之中,使注册会计师考试成了全国财会、经济税收法规的“大培训”。教材是指定出版,据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会计编辑室郭主任介绍:1991年开始注册会计师考试,当时没有正式出版物,只在《注册会计师通讯》上有大纲。由于考试期间,每年的法规政策变化很大,给出版教材带来了挑战。又由于这部分知识内容在教材中更新很快,远远超过一般财会教材的更新速度,当年不参加考试的人也会买来一看,而且这部分读者还在增加。郭主任说:“变化最大的是会计,1993年发布两制两则,从1997年起关联企业会计准则,每年发布前有一定的改变。组织编写有一定的困难,一般是12月份开会讨论第二年的大纲,1月份交出版社出版,3月底4月初出来,5月初发到考生手里,时间上非常紧张。”
由于考试难度的加大,社会上产生了考试辅导材料,其中诞生了一些有特色的考辅用书:比如,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无师自通1997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考速成指导丛书》,这本书适合于考生自学。以后按考试大纲与考情之变化逐年修订再版,并在同类考辅用书市场上树立了品牌,赢得考生信赖,印量逐年上升。此套用书在首版当年曾占该社销售码洋的8%。财经社出会计、经济法、税法试题汇编。注册税务师部分教材、注册评估师所有教材也在财经社出版。发行量全国平均20多万,会计多达30多万。
已经全科考过注册会计师的张小姐说:“我去年、今年都买了会计教材,还有经济法律汇编。因为这部分变化较大,很关键。”据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一层经济部9月的一份统计资料,今年的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销售情况是:从春末上架至考前,会计教材售出2741本,经济法1538本,税法1185本,财务成本管理1965本,审计1533本。总体上比去年略有增加。指定教材的情况如此,各种版本的辅导书则已经基本售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社会对新知识的需求。
面对如此稳定的市场,一些专业出版社却表示:不准备进入这个市场,因为“可能也进不去”。是不是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的指定出版还将一直保持下去?会不会采取招标的方式选拔出版者?有关人士没有表态。
目前,我国的初级财会人员、财经专业本科、专科毕业生供大于求。而高级管理、财会人员则严重缺乏,更缺乏国际通用的会计人才。由于中国的注册会计师资格还没有得到国际承认,而国内高层次的会计服务又急需一批有国际水准的人士,怎样与国际衔接自然引起很多人的关心。这实际也是中国最紧缺的职业教育和后续教育问题。
据了解,国内认同度很高的ACCA正在成为业内人士的奋斗目标。ACCA是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它赢得联合国和大量国际组织的高度评价,更为众多的跨国公司和专业机构所推崇。从80年代开始,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专业资格考试与审计署合作,把审计系统培训资源社会化,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培训中心。ACCA会员、国家审计署干部培训中心章轲对培养中国自己的国际型会计师寄予厚望。他认为,从政治、经济、对外开放、个人成长几个方面来说,培养中国自己的ACCA都非常重要。他介绍说,审计署直属的南京审计学院的在校学生从一年级开始,除了文化课外,还学ACCA课程,使高等教育与世界接轨,这种做法在国际上遥遥领先。作为一个投入高、非赢利性机构,审计署做ACCA培训已经有十多年经验。
记者采访章轲的过程中,不时有电话来询问报名事宜。ACCA实现网上报名也引起业内关注,是今年会计专业网站的一条上榜新闻,但是,目前ACCA考试用书全部是英文原版,读者的学习成本不可谓不高,原版的引进工作几乎是一片空白。也有国内出版社做过ACCA的普及读物中译本,但是市场反应不太好。因此,出版社有关人士认为,ACCA的书用量不是太大,不是太热门。还有一种观点,ACCA市场对中国没有真正开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以前编写过ACCA,认为其难度比CPA大得多,译成中文版,据说有这个考虑。
对于认为进入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出版市场已经无能为力的出版社来说,即将到来的国际化趋势不啻又一次商机。如何再次把握这个机会,值得出版界关注并深思。